跳到主要內容區

現任院長

 

  

陳光輝院長

現職: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

電話:03-3283201 轉 2305

Email: 6226@ntsu.edu.tw

 

 

學歷: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技術系學士

經歷:1998年泰國曼谷亞運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銅牌

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男子競技體操教練

2013年大專體育院校體育總會體操委員會執行秘書(2013〜2014

2014年教育部體育署國小體操初階教材研發暨種子教師培訓計畫諮詢暨編撰委員

20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體操競賽總協

2015年大專體育院校體育總會體操委員會執行秘書(2015〜2016

2016年桃園市城市盃國際體操邀請賽賽務總監

2017年臺北世大運運科諮詢委員

2107世大運民視競技體操項目實況轉播講評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運科諮詢委員

2018年桃園市城市盃國際體操邀請賽賽務總監

2018年大專體育院校體育總會舉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8〜2019

2019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2019年全國運動會運動競賽審查會委員

2019年大專體育院校體育總會田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20〜2021

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賽前競賽場館考察體操項目技術委員

2021年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中國、成都)訓輔委員

2021年全國運動會運動競賽審查會委員

202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2022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執行委員會執行秘書

教育部體育署蒲公英計畫校園座談會講師

教育部體育運動大辭典撰述委員(男子競技體操)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教練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選訓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紀律委員會委員

大學入學體育術科考試反覆側併步項目主試委員

大學入學體育術科考試仰臥起坐項目監試委員

大學入學體育術科考試1600公尺項目監試委員

教育部體育署培育優秀原住民運動人才計畫遴選委員

教育部體育署培育優秀原住民運動人才計畫訓輔委員

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委員會審議委員

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委員

中華嘉新體育獎學金委員會審查委員

桃園市體育會體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立體育大學陸上運動技術學系主任

國立體育大學校友會秘書長

國立體育大學勞資協調會主席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秘書長

教育部體育署高級中學以下體育班術科課程計畫(體操項目)審查委員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副理事長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競技原住民專班主任

國立體育大學秘書室主任祕書

大學入學體育術科考試副執行長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立體育大學防疫長

教育部與所屬機關學校模範公務人員選拔審議委員

國立體育大學總務處總務長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科學暨大數據中心主任

國立體育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

國立體育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財務運作小組召集人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遴選小組委員

全國體育總會亞奧運運動種類教練裁判專業進修課程專責委員會委員

奧林匹克運動會黃金計畫主持人(體操)

113-114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組織委員會運動競賽小組委員

113-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輔導小組委員

國立體育大學校園交通管理委員會召集人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代理院長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碩士在職專班主任

國際綜合性運動會(奧運)運動人才培訓輔導小組全項委員

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院長

指導選手獲得正式國際賽會成績

  1. 賴國正選手獲得2002年亞洲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銅牌
  2. 黃怡學選手獲得2005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跳馬項目金牌
  3. 黃怡學選手獲得2005年東亞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跳馬項目銀牌
  4.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0年亞洲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銅牌
  5.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1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銅牌
  6.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3年亞洲競技體操錦標賽男子吊環項目銅牌
  7.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3年東亞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金牌
  8. 徐秉謙選手獲得2013年東亞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鞍馬項目銅牌
  9.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4年泛太平洋體操錦標賽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金牌
  10.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5年亞洲競技體操錦標賽男子吊環項目銀牌
  11. 陳智郁選手獲得2018年亞洲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銅牌

相關獲獎內容

  1. 111年度國立體育大學業務績優暨創新人員獎
  2. 109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3. 108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4. 107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5. 105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學術研究績優獎
  6. 105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7. 104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學術研究績優獎
  8. 103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9. 102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博士班畢業生優秀學術研究獎
  10. 100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訓練績優獎
  11. 99年度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甲等獎勵
  12. 99年度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佳作獎勵
  13. 97學年度國立體育大學優良導師獎

國科會研究計畫及產學合作計畫

  1. 元氣小熊兒童幼兒體能體操館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0年2月12日起至100年6月25日止)(計畫主持人)
  2. 不同年齡男子競技體操選手在不同負重條件下動作表現之分析-以併腿全旋為例。行政院國科會100年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100-2410-H-179-010.(計畫主持人)
  3. 不同競技體操器械實施直臂屈體慢舉倒立動作特徵與作用肌群表現之分析。行政院國科會101年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101-2410-H-179-013.(計畫主持人)
  4. 愛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5年7月1日起至106年5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5. 愛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6年7月1日起至107年6月30日止)(計畫主持人)
  6.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7年7月1日起至107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7. 資茂國際有限公司產學合作案(培育優秀射箭專項指導人才)(108年1月1日起至111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8.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孩童身體素質檢測案先導研究)(108年5月1日起至108年7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9.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8年7月1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10.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規畫兒童體能及體操運動教學課程內容)(108年8月1日起至109年7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11.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09年1月1日起至109年6月30日止)(計畫主持人)
  1.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規劃兒童體操運動初階教學課程及技術指導課程)(109年8月1日起至110年7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2. 國立體育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建置體育運動人才資料庫計畫(109年起至111年止)(計畫主持人)
  3. 桃園市競技選手運動科學訓練輔助試辦計畫(110年5月1日起至110年11月30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4.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10年7月1日起至110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5. 桃園市競技運動科學輔助暨防護支援計畫(111年4月1日起至111年11月30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1.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科技應用跨領域人才培育(111年4月1日起至112年3月31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1. 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教練專業職能教育及檢定計畫(111年6月1日起至112年5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1.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11年7月1日起至111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1.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規劃兒童體操運動教學課技術指導課程)(111年11月1日起至112年10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1.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計畫(111年12月1日起至112年12月31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1.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培育優秀幼兒體操指導人才)(112年1月1日起至112年6月30日止)(計畫主持人)
  1. 桃園市競技運動科學輔助暨防護支援計畫(112年3月3日起至112年11月30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2.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科技應用跨領域人才培育(112年6月1日起至113年5月31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3.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幼兒體操社群內容製作)(112年6月1日起至112年8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4. 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教練專業職能教育及檢定計畫(112年10月1日起至114年9月30日止)(計畫主持人)
  5. 勁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規劃兒童體操運動教學課技術指導課程)(112年11月1日起至113年10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6.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計畫(113年1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計畫主持人)
  7. 桃園市競技運動科學輔助暨防護支援計畫(113年2月1日起至113年11月30日止)(計畫協同主持人)

學術著作總目錄*通訊作者

一、期刊論文

  1. Chen, C. Y., Chen, K. H., Lu K. H., & Chang, H. C., 2023. Will Elevation the Difficulty Scores Improve the Odds of Winning The Case of Artistic Gymnastics Event Finals : An Analysis of Event Finals in Gymnastics. Science of gymnastics journal, 15(2), 157-171.
  2. 陳智郁、陸康豪、陳光輝(2023)。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競技體操個人全能賽事D分與E分分值表現探討。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5期,69-87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3. 陳智郁、林高正、湯文慈、陳光輝(2022)。比較不同競技體操器械實施直臂屈體慢舉倒立肌肉活化表現的差異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2期,133-14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1. 盧彥廷、游朝偉、葉晉彰、陳光輝(2022)。競技體操吊環項目第Ⅱ組群高難度靜止力量動作技術訓練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34輯,11-22頁
  2. 陳智郁、陳光輝、陸康豪、湯文慈(2021)。2019年世界競技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決賽臺灣與奪牌國家表現之優劣勢比較分析。運動教練科學,64期,27-4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3. 張淳皓、陳光輝、徐藝洳、邱炳坤(2021)。運動科學檢測對專項訓練成效之監控與評估。國民體育季刊208期,44-49頁。
  4. 陳智郁、陳光輝、陸康豪、湯文慈(2021)。2018、2019世界競技體操錦標賽臺灣選手成績與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資格的關係。大專體育學刊23卷3期,293-30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 陳智郁、陳光輝、黃克強(2021)。男子競技體操地板項目分腿迴旋高難度動作訓練方法探討。臺東大學體育學報34期,25-4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6. 林高正、陳光輝、李珍鎬(2021)。2019年世大運臺灣男子競技體操競賽成績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0期,31-4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1. 蕭敬衡、陳智郁、陳光輝(2020)。男子競技體操整套動作實施難度與持續時間之探討。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9期,69-8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2. 林高正、陳光輝、李珍鎬(2020)。國際頂尖男子競技體操選手單項成績表現之比較-以2017、2018、2019年世錦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59期,37-4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3. 林高正陳光輝孟小亞(2020)。臺灣兒童體操運動現況及未來發展。大專體育153期,17-2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4. 陳智郁、湯文慈、陳光輝(2019)。雙槓屈體後空翻兩周結束動作之運動學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7期,1-17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5. 林高正、陳嘉遠、陳光輝(2018)。國際優秀競技體操選手的分布區域與技術能力。大專體育146期,32-3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6. 陳光輝、陳金鼓、陳嘉遠(2018)。2017世大運臺灣男子競技體操成績分析。國立體育大學實務型研究特刊,17-28頁。
  7. 黃哲奎、林高正、陳光輝(2017)。男子競技體操地板項目後手翻動作訓練方法探討。大專體育143期,32-4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8. 陳智郁、林高正、陳光輝(2017)比較臺灣與國際優秀男子競技體操選手雙槓項目有效動作分值-以2014及2015年世界競技體操錦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7期,69-7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1. 林高正、陳智郁、陳光輝(2017)我國男子選手參加2014與2015年二次世界競技體操錦賽單項成績分值表現比較分析。運動教練科學47期,39-4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2. 林高正、廖學松、陳光輝(2017)。競技體操單槓項目輔助訓練器械功能性探討。運動教練科學46期,15-21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3. 林高正、陳智郁、陳光輝(2017)世界競技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競賽成績分析。運動教練科學4545-53【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4. 黃哲奎林高正陳光輝(2016)。修正競技體操倒立錯誤姿勢方法探討大專體育13917-30【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5. 林高正黃哲奎陳光輝(2016)。體操熱身運動及教學注意事項探討大專體育13712-19【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6. 林高正、廖學松、陳光輝(2016)。以三角測量法概念探討如何提升競技體操生物力學實驗品質。運動健康休閒學報7143-148頁。
  7. 陳光輝、鄭景隆、湯文慈(2016)。比較不同手臂位置對團身後空翻著地表現之差異。運動教練科學41,31-41【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8. 陳光輝、陳家宏、湯文慈(2015)。二週外在負重訓練對鞍馬併腿全旋運動學表現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4061-73【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9. 林繹頡陳銘堯陳光輝(2014)。體操單槓直體併腿Tkatchev動作訓練方法初探文化體育學刊19輯,1-10頁
  1. 邱茂華陳銘堯陳光輝(2014)。雙槓大迴環動作訓練方法探討文化體育學刊19輯,11-20頁
  2. 陳智郁、高明峰、陳光輝(2013)。地板、吊環、單槓項目評分規則修改內容對整套動作編排的影響-以2013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為例。大專體育127期,23-3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3. 陳光輝、陳智郁、高明峰(2013)。吊環項目倒立及慢舉倒立動作訓練方法探討。大專體育127期,31-37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4. 陳智郁、高明峰、陳光輝(2013)。鞍馬正、反交叉起倒立動作之訓練方法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卷4期,359-36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 陳光輝、陳家宏、廖歆迪、湯文慈(2013)。不同外在負重對男子競技體操選手併腿全旋運動學表現的影響。體育學報46卷3期,209-22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 方雩、陳光輝、陳智郁(2013)。單槓分腿前迴環經倒立動作訓練方法與應用。運動研究22卷1期,35-44頁
  2. 陳智郁、陳光輝(2013)。吊環靜止性力量連接動作的保護要領探討。台灣體育論壇6期,49-62頁。
  3. 陳光輝、陳智郁、高明峰(2013)。從評分規則的演進探討吊環項目發展趨勢。大專體育124期,24-3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核心期刊】
  4. 陳光輝、高明峰、陳智郁(2013)。競技體操分腿全旋動作訓練方法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卷1期,91-9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 陳光輝、陳智郁、湯文慈(2012)。臺灣與國際優秀吊環項目選手表現之比較。體育學報45卷4期,347-35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6. 陳政冠、陳光輝(2012)。臺灣地區各縣市競技體操競賽成績表現及發展策略。臺灣體育論壇,5期,21-30頁。
  7. 陳光輝、鄭黎暉、方雩(2012)。1990~2010年臺灣男子體操跳馬項目的回顧及未來展望。運動研究,21卷1期,39-48頁。
  8. 陳光輝、陳五洲(2012)。力學模式定性分析在競技體操動作技術指導之運用。中華體育季刊26卷1期,133-13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9. 陳光輝、陳智郁(2012)。從組群概念分析國際優秀吊環選手的整套動作內容。中華體育季刊26卷1期,141-14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0. 陳光輝、鄭景隆、湯文慈(2011)。三種撐馬位置影響跳馬前手翻第二飛程表現之比較。大專體育學刊13卷4期,437-445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1. 陳光輝、柯文佳、湯文慈(2011)。不同競技水準男子競技體操選手分值表現的比較。體育學報,44卷4期,623-63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2. 陳光輝、湯文慈(2011)。鞍馬專項肌力訓練方式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卷4期,659-66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3. 方雩、陳光輝、鄭黎暉(2011)。競技體操參與人數現況分析與提昇策略。運動研究20卷2期,30-39頁。
  14. 陳光輝、陳五洲(2011)。從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規範探討結束動作之選擇-質與量的考量。中華體育季刊25卷3期,548-55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5. 方雩、陳光輝、陳銘堯(2010)。2004~2008年臺灣地區國小男子競技體操選手人數及成績分析。運動研究19卷2期,31-41頁。
  16. 陳光輝、湯文慈(2010)。鞍馬項目縱向前、後移位動作之訓練方法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卷3期,156-16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7. 陳光輝、湯文慈(2010)。對競技體操結束動作著地表現應有的認知-從動作選擇與下肢肌力輔助訓練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卷2期,156-16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8. 陳光輝、湯文慈(2010)。2009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訂內容及對整套動作編排要求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卷2期,163-16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19. 陳光輝、鄭景隆、湯文慈(2010)。鞍馬兩種俄羅斯迴旋720°移三部位動作之比較。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卷2期,38-47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20. 陳光輝、湯文慈、蔡亨(2010)。不同人體測量模式對個別體操選手競技動作重心位移、速度誤差的比較。大專體育學刊12卷1期,107-115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21. 陳光輝、湯文慈、蔡亨(2010)。從組群概念比較我國全運會與奧運會男子競技體操選手整套動作內容之差異。體育學報,43卷1期,89-10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本文榮獲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9年度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甲等獎勵
  22. 方雩、陳光輝、湯文慈(2009)。鞍馬單環併腿全旋之訓練方法與應用。北體學報18期,124-131頁。
  23. 陳光輝、湯文慈、高明峰(2009)。鞍馬單手支撐俯反轉360°動作之運動學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20卷1期,109-12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本文榮獲行政院體育委員會99年度運動科學研究及發展佳作獎勵
  24. 蔡亨、艾建宏、陳光輝(2009)。男子競技體操短木馬全旋之運動學分析。景文學報19卷2期,1-10頁。
  25. 陳光輝、湯文慈(2009)。臺灣男子競技體操國際賽成績統計與各單項發展探討─1990〜2008。大專體育,103期,72-7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26. 吳嘉浚、鍾陳偉、吳福明、陳光輝(2009)。2007年全國運動會女子競技體操跳馬成績分析。北體學報17期,26-37頁。
  27. 方雩、陳光輝、陳銘堯(2009)。2007年全國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第Ⅲ競賽成績分析。北體學報17期,38-48頁。
  28. 陳光輝、湯文慈、方  雩(2009)。鞍馬項目正交叉動作之訓練方法探討。北體學報17期,49-58頁。
  29. 陳光輝、鄭黎暉、陳銘堯(2009)。競技體操選手基本動作練習應注意事項初探。中華體育季刊23卷1期,138-14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30. 陳光輝、陳銘堯(2008)。由2005、2007年世大運成績看我國大專男子競技體操發展現況。大專體育,99期,85-91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1. 陳光輝、王明鴈、陳銘堯(2008)。影響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中A、B分高低的主要因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2卷4期,83-8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32. 鄭黎暉、陳光輝(2008)。女子競技體操地板項目中舞蹈動作訓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98期,127-131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3. 陳光輝、鄭黎暉、陳銘堯(2008)。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的動作發展、成績回顧及未來展望之探討-19902007中華體育季刊22卷3期,83-8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34. 陳光輝、陳嘉遠、蔡亨(2007)。男子競技體操賽高難度動作出現次數對整套動作起評分影響之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卷2期,73-8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5. 陳光輝、陳漢棟、蔡亨(2007)。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力量動作之保護方法。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卷1期,95-10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6. 陳光輝、蔡亨、王明鴈(2006)。2002年亞運會與2003年全運會男子競技體操地板項目加分動作編排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卷3期,159-17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7. 陳光輝、何維華(2006)。兩種單槓後擺脫手騰越轉體180∘接槓動作之技術分析。大專體育學刊8卷2期,141-15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38. 陳光輝、王明鴈、高明峰(2006)。單槓Yamawaki脫手騰空再握動作之訓練方法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卷2期,31-4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39. 陳光輝、陳嘉遠(2006)。男子競技體操新、舊制規定動作之比較分析-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大專體育83期,13-1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0. 陳光輝、何維華(2006)。鞍馬單手支撐仰轉360∘動作之技術分析:以蕭才智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8卷1期,201-21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41. 陳光輝(2006)。男子競技體操鞍馬獨特性動作之技術要領分析-單手支撐仰轉360動作。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卷1期,59-6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2. 陳光輝、陳嘉遠、高明峰(2006)。男子競技體操新、舊制規定動作之比較分析:以國小中年級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卷1期,69-8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3. 陳光輝(2006)。我國男子競技體操鞍馬項目之回顧與展望─1990~2004。大專體育82期,169-17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4. 陳光輝、陳嘉遠、俞智贏(2005)。2003年全運會與2002年亞運會男子競技體操選手單槓項目整套動作內容之比較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269-281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5. 陳光輝、蔡亨、王明鴈(2005)。2002亞運會及2003全運會男子競技體操選手整套動作之實施扣分比較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283-29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6. 陳光輝、蔡亨、俞智贏(2005)。2002年亞運會與2003年全運會男子競技體操選手吊環項目整套動作編排方式之比較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293-303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7. 陳光輝、高明鋒、王明鴈(2005)。2002年亞運會與2003年全運會男子競技體操選手雙槓項目整套動作內容之比較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305-31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8. 陳光輝、陳漢棟、高明峰(2005)。男子競技體操短木馬併腿全旋動作之訓練方法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319-331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49. 陳光輝、蔡亨、王明鴈(2005)。我國與亞洲優秀男子競技體操選手鞍馬項目整套動作編排方式之比較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3期,333-34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50. 陳光輝、高明鋒、王明鴈(2005)。90、92年全國運動會優秀男子競技體操選手之成績分析─以第Ⅱ競賽前四名選手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2期,259-268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51. 陳光輝、王明鴈、蔡亨(2005)。全國運動會男子競技體操成績分析─以90、92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2期,245-257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52. 艾建宏、蔡亨、林輝明、陳光輝(2005)。初學者表現倂腿直膝慢舉倒立之運動學分析。大專體育學刊7卷3期,259-272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3. 陳光輝、何維華(2005)。吊環團身後空翻三周下環動作技術之個案分析:以林耀輝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7卷3期,273-286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4. 陳光輝、俞智贏、蔡亨(2005)。2003年世界競技體操錦標賽我國男子代表隊團體預賽成績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1期,31-39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55. 陳光輝、王明鴈、陳嘉遠(2005)。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改內容之比較分析(1993〜2004)。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卷1期,51-64頁。【科技部教育學門C級期刊】
  56. 陳光輝、俞智贏、梁梅松(2003)。男子體操訓練計劃擬定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7卷3期,24-3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7. 陳光輝(2003)。男子體操吊環項目新、舊制評分規則之比較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7卷2期,73-80頁。【科技部教育學門A級核心期刊】
  58. 陳光輝(2002)。釜山亞運會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團體競賽成績分析。教練雙月刊20期,3頁。
  59. 陳光輝(2002)。體操教練對新評分規則認知的重要性。教練雙月刊16期,4頁。

二、研討會論文

  1. Chen, C. Y., Tang, W. T., & Chen, K. H., (2020). The Comparisom of Dismount Skill betwee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in Parallel Bars Apparat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Coaching and Goal Setting. Singapore.
  2. 陳智郁、游朝偉、陳光輝(2019)。男子競技體操雙槓項目結束動作之比較。2019年國際體育運動學術研討會。台中市,東海大學。【優秀論文獎】
  3. Chen, K. H., Chen, J, H., & Tang, W. T., (2013). Effects of Wireless Electromyography Responses of Six Shoulder Muscles during Double Leg Circle on the Pommel Horse. The 7th Asian Pacific Conference on Biomechanics. Seoul, Korea.
  4. Chen, K. H., Chen, J, H., & Tang, W. T., (2013). Analysis of the Straight Arms Pike Body Press to Handstand of Shoulder Joint Muscles Activation Performed on Different Apparatus. The 7th Asian Pacific Conference on Biomechanics. Seoul, Korea.
  5. Chen, K. H., Wang, Y, C., Tang, W. T., (2013). The effect of external weight-bearing loads on vertical reaction force of the wrist of the double leg circle on the pommel horse.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 Bangkok, Thailand.
  6. 陳智郁、陳光輝(2012)。吊環大迴環動作之輔助訓練。2012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7. 陳政冠、陳光輝(2012)。單槓項目輔助訓練器具之功能與應用。2012年國際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8. Chen, K. H., Cheng, C, L., Tang, W. T., (2011). Analysis of tuck back somersault joint flexion and impuls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ree different arm positions. 2011國際運動生物力學研討會暨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年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ISBN:978-986-02-9528-3.
  9. 陳光輝、蔡亨、湯文慈(2009)。鞍馬單手支撐俯轉360動作的肩關節表現特徵-以蕭才智選手為例。2009年3D動作分析系統及應用工作坊。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10. 陳光輝、湯文慈、蔡亨(2009)。鞍馬兩種俄羅斯迴旋720移三部位動作時間及雙手支撐時間之比較。2009年3D動作分析系統及應用工作坊。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
  11. 高明峰、王明鴈、陳光輝(2004)。雙槓「倒立經懸垂團身後空翻兩周成掛臂」運動學分析。九十三年度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三、專書

  1. 陳光輝(2005)。競技體操運動裁判法。載於翁志成(撰),運動裁判與教育(第三版)(頁228-235)。臺北市:師大書苑。
  2. 陳光輝(2008)。兩種單槓後擺脫手騰越轉體180∘接槓動作之技術分析桃園縣競進有限公司